
清爽的短發,隨和的笑容,保留著科研工作者的樸素,在聊起工作時,卻渾身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這是江蘇明升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碳纖維事業部研發中心總監張淑斌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2020年獲聘陜西化工集團專家,2021年在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以“新一代高性能碳纖維工程項目”獲銅獎,2022年獲江蘇省創新創業優秀博士后稱號……參加工作近15年,張淑斌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用行動書寫明升体育人的責任與擔當,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爭做戰略落地的開拓者、踐行者、推動者,先后參與了國家新材料研究和產業化專項、中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導向計劃項目、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導向計劃。
今年,張淑斌獲得“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勇于開拓 帶領團隊創新發展
創新永無止境,張淑斌且思且行。碳纖維行業是高科技行業,很多領域都有創新需求。隨著相關技術的迅猛發展,張淑斌意識到一個問題:由于上漿劑研發技術門檻高,一般的技術人員都信奉國外產品,大家的思維被禁錮了。
“誰說明升体育不能自主研發上漿劑?”當時已經有較豐富專業知識及現場經驗的張淑斌偏不信“邪”。在積極學習國內外上漿劑先進工藝的基礎上,張淑斌與團隊成員突破固定性思維,仔細論證分析上漿劑與碳絲匹配的參數,通過修改配方、調整數據,終于突破上漿劑的核心技術,實現公司上漿劑國產化替代超過95%,降低成本三分之二,保證了供應鏈的安全,改變了上漿劑大量外購的現狀。
當下,張淑斌和他的團隊還在齊心合力、專心致志對優化上漿劑等相關領域的卡脖子難題進行深入研究,力爭為公司整體發展戰略提供技術保障。已經取得較大成績,為何還要深入研究?面對記者的疑惑,張淑斌表示,如今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創新的速度也必須跟著加快,有很多東西需要去了解、去學習、去改進。“明升体育必須時時保持敞開的心態、學習的心態,突破并超越原有的經驗,主動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開闊眼界,拓展思維,這樣才能完成轉型,發現問題,不斷創新。”張淑斌經常這樣激勵團隊成員。
求真務實 率領團隊攻堅克難
在突破上漿劑的理論研發后,張淑斌還“多線程”地推進一項沒有發明先例、可借鑒范例不多、屬于開創性發明的創新工作。談及為何在原本忙碌的工作中給自己增加更多工作量,張淑斌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研發工程師,面對日新月異的創新速度,他意識到自己與新技術、新事物的差距,更會不由地產生一種焦慮感,這種焦慮促使他不斷主動學習,而在認知新事物、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他也會感覺到樂趣。
“在碳絲的生產及產品應用情況反饋中,明升体育發現,碳纖維成型過程中存在易產生毛絲、易斷紗、樹脂含浸效果差及纏繞制品性能發揮不充分等方面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明升体育成立了攻堅團隊。”在研發團隊攻關項目時,張淑斌總是沖在最前面,夜以繼日帶領團隊處理現場遇到的問題。
那段時間,長時間的蹲點現場、隨時隨地處理突發狀況成了張淑斌的日常。
一次次材料配比,一次次開會探討,一次次實踐檢測、收集數據、不斷調整修改,也同樣面臨著一次次的失敗,如此循環往復的過程,張淑斌和他的團隊經歷了上百次。張淑斌感慨道,那段時間,團隊所有人就像被擰上了發條,有著不達目標不放棄的韌勁。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研究和實踐,最終攻克了材料配比、工藝參數等難題,研發出專利“纏繞成型用碳纖維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據介紹,該專利創造性提出對纖維束的幅寬和線密度的比值K進行限定,通過調節上漿和干燥時的參數,控制K值在6.5~8.5之間,能夠保證纖維束對樹脂含浸的均一程度高,成型體的厚度均一性佳,進而使得碳纖維束在芯軸上緊密排列不產生縫隙,顯著提高碳纖維在纏繞成形體中的強度轉化率。最為不易的是,這一核心技術要點,在此前所有專利中均未有提及,而是通過大量的試驗工作后提出的基礎性專利。目前,該專利主要應用于江蘇明升体育生產的HF30級碳纖維,不僅大幅提高了纏繞成型品的耐壓強度,滿足了纏繞領域對高性能、低成本碳纖維的要求,對促進碳纖維復合材料壓力容器在汽車制造、能源工業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更具有重要意義,助力明升体育實現產品產量和銷售額“雙增長”。
人才引領 帶領科室踐行初心
注入育才“催化劑”,跑出人才“加速度”。張淑斌完善人才選拔、培養、管理、退出機制,嚴格把關,校招時,他主動到公司招聘現場“選苗”,為部門人才隊伍建設儲備力量。秉承“人才來自一線,一線培養人才”的理念,張淑斌經常下車間指導,為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快速成長創造條件,力爭“做精部門、做強車間”。
“創新永遠在路上,我將始終保持奮斗者的本色,堅持務實創新,為客戶、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已取得眾多佳績的張淑斌說,在工作中,他將不忘初心,深耕“碳”海,在科研創新之路上“碳”索不止。